自贡美食植根于巴蜀文化,结胎于川菜系列,并伴随着盐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自贡盐帮菜,代表了川味的最高水准。
另一方面,自贡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,以其独特的风采和格韵,形成了美食、盐都、灯会和恐龙这四个旅游关键词。
豆腐脑的口感比豆花更嫩滑,入口即化,现做的水粉吸满了汤汁,柔软又不失筋道!
自贡人吃蘸水菜讲究荤素搭配,会先将各种新鲜食材水煮后,切片、剁块或斩节,素菜蘸荤蘸水,荤菜蘸素蘸水,荤蘸水麻辣刺激,素蘸水醇厚香浓。
无论是手撕兔还是五花牛肉,在蘸水里蘸一蘸,香料把嫩肉完美地裹住,越嚼越美味。
一份地道的仔姜蛙=二荆条+红椒+剁椒+嫩仔姜+小克猫儿+一顿爆炒,一大盘子汤汁浓郁,色泽鲜艳的小克猫儿硬是看到就流口水。
长生面主打的是药膳面,党参、白果、山药、沙参等药膳炖鸡打底,非常鲜滑顺口。
闻名全国的四川担担面,发源地在自贡,最早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来。
不只是在自贡,在整个四川,冷吃兔都是川味里的王者级别。而要说名气最大的,那一定就是自贡。
它从大名鼎鼎的盐帮菜演变而来,用比兔肉还多的干辣椒、干花椒、香料炒制,吃起来焦香中带着劲辣。
麻辣兔头是把剥干洗净的兔头浸入老卤汁中,让香味渗透每一层肌肉,这样的肉吃起来糯而不烂,嫩又多汁。
推荐餐馆:食神又名厕所兔(自贡鼎鼎有名的苍蝇馆子,开在厕所旁,口味超棒)
鲜锅兔是将鲜兔现杀切碎裹上淀粉,再加上二荆条、小米辣、豆瓣酱等各种配菜,大火爆炒,再小火收汁。
芭夯兔选用的是最嫩的兔里脊,用各种天然香料为佐料,汤底可以选择原味、泡菜、酸菌等等,吃起来鲜嫩不腻、脆滑无渣。
在自贡一提起烧牛肉,所有人首先会想到的肯定是大安烧牛肉。起初它只是一家店名,如今已变成一种做法了。
它通常是选用半筋半肉牛腩,切成条块,再用辣椒、豆瓣、八角等炒香,再加牛肉爆香,微火慢炖,这样的做法牛肉酥烂入味。
它选用牛腿上的肉切成大薄片,然后用盐水腌制晾干,再刷上红油和调味料铺开在火上烤,香味非常诱人。
同兴路作为美食集中地,不但有店面敞亮的本土和外地知名连锁餐饮,每至夜幕降临,串串和烧烤等夜宵大排档更是排满人行道。
自贡恐龙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博物馆,也是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后,又一大型的现场博物馆。
博物馆分馆舍、绿化地带和附属建筑3部分。其中,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考古挖掘现场,与几十米高的复原恐龙化石骨架最具看点。
自贡“因盐设市”,“自、贡”两个字就是由“自流井”和“贡井”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。
燊海井凿成于1835年,因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而火,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。
如今,这里成为景点,保留了木制碓架、井架、天地辊、大地车等完整的采制设备,只是天车下人工采卤已成了表演项目。
盐业历史博物馆始建于清乾隆元年,原为经营盐业的陕西盐商集资兴建的西秦会馆。
整个建筑群由前至后,逐层加高,整个建筑中木雕、石刻、彩绘、泥塑精妙绝伦,令人目不暇接。
这里再现了汉代井盐生产、清代天然气开采制盐等场景,还保存了清乾隆至民国时期的井灶经营契约、岩口簿等文物。
中华彩灯大自贡是以自贡彩灯文化为主题的彩灯之城,将完美诠释自贡夜间灯城魅力。
每年的1月中到3月中,始于1987年的“自贡国际恐龙灯会”将把主场地彩灯公园装饰得霓虹绚烂,人潮涌动。尤其是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最为热闹。
这里作为自贡井盐出川的必经之地而兴镇,盛于明清时期。如今虽落寞,但保存完好的四街、四栅、五庙、三码头和明清古建筑,在川东南古镇中也相当罕见。
古镇不收门票,街道随意走走停停,个把小时就能游览完毕。推荐游玩路线:正街→半边街→天上宫→南华宫→金桥寺→茶马古道→盐码头遗址→陈家祠。
这里有国内稀见的保存完整的宋代建筑——富顺文庙,其龙凤麟狮精雕的建筑为一绝;
另外,还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墓,以及五府山、钟秀山、锁江塔、天然石佛、福源灏清代民居等景点。
此外,这里的富顺豆花是让许多人从自贡向东南奔赴30公里的主要理由。李二豆花、余三豆花饭和樊伍豆花店都是深受街坊推荐的。